北京春暖花开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这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习近平首次在北京同美方人士面对面交流。
长期以来,美国工商界是支持中美合作的中坚力量,战略学术界有不少有识之士积极为中美关系发展建言献策。会见中,习近平谈中美关系,论中国发展,就中美关系如何“稳下来、好起来”释放重要信息。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中美关系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世界目光。
“去年我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会晤,最大的共识就是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习近平面向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说。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当前,中美关系面临新的变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卿指出,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取得一些进展,但美方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作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噪音和行径给两国关系带来挑战。
他认为,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何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两国乃至世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这次会见中,中方明确表示应保持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势头,积极探索正确相处之道。
“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习近平在会见中重申中方所提出的三原则,再次明确表态中美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应该成为阻力。“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中美关系无须回到过去,应努力向前看,致力于更好的未来。此次会见再次展现出中方对美政策的连续性,明确传递出稳定和发展好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
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中美两国各界人士要多来往、多交流
中美两个大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中美交往,交流始终是相互理解的基础。
“中美关系史是一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习近平在此次会见中指出,希望两国各界人士多来往、多交流,不断积累共识,增进信任,排除各种干扰,深化互利合作。
而本次会见,就是中美你来我往的具体体现。此次来华的美方人士中,9位是在去年11月旧金山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老面孔”。从旧金山到北京,交流正增进理解。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是“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近些年,他通过更多接触、了解中国文化,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参加会见后,艾利森表示,习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积极解决方案,展现了巨大的领导力。
参加会见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在此次访华之行中表示,美中关系始于接触,接触并不意味着妥协,而是两国关系健康正确发展的唯一途径。
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通过此次会见,中方希望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的友华人士,能为发展中美双边关系传递更准确的声音,促进中美之间“求大同、存小异”。
事实上,从书信到会见,习近平一直与美方友好人士保持密切互动,鼓励和支持两国各界人士多来往、多交流。
高飞认为,这体现了中方对促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民间往来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方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如习近平所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参加会见的美方人士,也普遍关切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如何、将如何实现今年的预期发展目标、中国的发展对美中关系有何影响。
在会见中,习近平对这些问题作出清晰回应:“中国经济是健康、可持续的”“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并明确表示,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事实上,对于中国发展,国际舆论场上一直有各种讨论,甚至不乏怀疑、唱衰。
刘卿认为,习近平的表态再次向外界传递中国发展的信心。近一段时间,外企高管掀起新一轮访华潮,同时,中国也不断出台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释放多重利好。“大家普遍对中国发展抱有信心,中国市场的磁吸力不减。”
在会见中,习近平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黑石集团、彭博集团、联邦快递、高通公司……参加集体会见的许多美国工商界代表来自知名跨国企业,也是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他们表示,美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将坚定不移继续深耕中国,同中国发展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与美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相互呼应。这不仅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的具体体现。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