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别报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发挥优势与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刘春雷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特约通讯员  贾广宇

编者按2022年7月,习主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兵团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坚持把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军地共融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绽放。

冬日,雪后初晴,北塔山牧场银装素裹。

一大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赛力湾民兵哨所的护边员们,带着准备送给沿途牧民的药品、食品等,踏上巡边路。队伍里,有一名哈萨克族“编外民兵护边员”——别热叶克·哈拉瓦。别热叶克·哈拉瓦告诉记者,2019年9月的一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他在南方一家宠物医院工作,回北塔山牧场探亲时,听说了不少民兵护边员倾心帮助牧民群众的故事,便萌生了去哨所体验民兵护边员巡边护边生活的想法。

蹚冰河、越达坂,巡查一个个点位、为界碑描红,返回途中为牧民群众宣讲党的民族政策、传授先进养殖技术……几天体验下来,护边员和牧民发自内心的笑声与歌声,深深触动了别热叶克·哈拉瓦。他决定辞去宠物医院工作回牧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牧民传授牲畜医疗知识,和大家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共守祖国边防。

这几年,在兵团军事部大力帮扶下,北塔山牧场畜牧业发展迅速,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兵团军事部领导介绍,他们按照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组织团以上干部与驻地群众结对认亲,并采取“一连结一村(社区)、一班结一家”形式,与驻地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他们还开办“军垦讲堂”,组织机关干部、人武部领导和优秀民兵深入牧场、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兵团先进人物事迹,解读党的富民惠民政策。

“胡拥军接过父亲的马鞭,坚守边防线36年,是戍边守防、民族团结的典范,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近日,兵团第一师4团12连文化活动室内,民兵艾合买江·吐尼亚孜走上“军垦讲堂”讲台,讲述哈萨克族民兵护边员胡拥军的故事。

4团12连是少数民族连队。结对帮扶以来,兵团军事部在组织官兵和民兵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通过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打造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

天高云阔,流水潺潺。蝴蝶谷,被游客称为天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近年来,兵团军事部抓住契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搭上旅游发展快车。每年文化旅游节,他们都组织民兵和少数民族志愿者为景区游客提供服务、讲述兵团故事。

“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既是发展文旅事业的宝贵资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兵团军事部领导说,他们引导各族群众常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联谊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昆仑山北麓,兵团第三师54团的田间地头,兵团军事部某独立营官兵和民兵正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御寒、管护等工作。这个位于新疆西南边陲的团场,过去风沙肆虐、干旱缺水。2018年以来,兵团军事部官兵和民兵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在沙漠边缘开垦土地4.6万亩,向布古里沙漠腹地推进7公里。如今,这里林木繁茂,一块块试验田种出了“金豆豆”。

边民富则边防固。兵团军事部深挖边境团场特色资源,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努力蹚出各具特色的帮扶路子。他们经过反复调研论证,选择防风固沙强、经济价值高的油莎豆,作为54团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

春播有精量播种机,夏管有植保无人机,还有科技感十足的种植大棚……随着产量、质量“双提升”,油莎豆产业成为54团的“金字招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古丽艾热·卡斯木说:“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扎根边疆、守护家园的决心更加坚定。”

54团1连村民托合提·阿卜杜凯迪,过去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如今在兵团军事部某独立营官兵帮扶下,靠种植油莎豆过上好日子。今年初,他主动申请加入民兵队伍。“我要为祖国边疆安全稳定贡献一份力量。”他说。

心相印、手相牵,绘出民族团结“同心圆”。如今,遇上节假日,54团的广场上就会格外热闹,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各族群众踏歌起舞,共享节日欢乐。“天山南北一家亲,我们的家园和谐稳定,生活越来越幸福。”村民乌尔尼斯汗·艾买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