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山巅的界碑
■贾洪杰
上山车队即将翻越达坂。
虽然已是夏季,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高原,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上下。通往边防一线的公路上,一支车队翻越座座达坂、穿越风雪长路,奔赴一个个驻守在雪山之巅的哨所,为驻哨官兵捎去问候、送去温暖。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一年一度“走边防活动”的展开,阿里军分区机关党委派出多支小分队,踏上前往雪山哨所的路。这也是该军分区一项服务基层的传统活动。
对于多次参与这项活动的官兵来说,每次边防行都要重新经历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但他们的内心是温暖的、精神是富足的,因为走进哨所,近距离感受边关冷暖,他们被驻哨官兵奉献坚守的故事时刻感动着,为他们朴实无华的精神追求震撼着。正如该军分区一位领导所言:“走进哨所,与战士一起同吃同住同执勤,不仅是对身体和心理的考验,更是一次灵魂的荡涤、情怀的洗礼。”
盛夏,也是边防新兵下连、新排长分配进哨、驻训官兵高原换防的季节。奔赴雪域高原的他们,怀揣着憧憬和希望,在哨所遇见不同的风景,遇见携手巡逻、托付生死的战友,收获抵御困难、战胜挑战的勇气,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今天,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脚步,走进阿里高原边防哨所,采撷更多哨所见闻和感人故事。
徒步巡逻。
在那雪山顶上
阿里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阿里军分区所属的边防连大都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一些哨所矗立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巅,一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处于大雪封山期,是名副其实的“雪域孤岛”。
什布奇,藏语意为“太阳落下的地方”,某边防连就驻扎在这里。从军分区机关出发,翻越六七个达坂,汽车驶入连队营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营门两侧的一副对联:“戍国界不惧千里远,为人民甘耐三季寒。”
从连队到几个巡逻点位,海拔高差都有两三千米,一路都是崎岖的冰雪路。有些转弯,驾驶员至少要打两把倒挡才能通过。多年前,一辆巡逻车在执行任务时,不慎跌落山谷,3名战友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雪域高原。连队在他们牺牲的山巅立起一个墓碑,上面镌刻着“沉默的守望”,象征着英雄永远守卫着神圣的国土。如今,连队官兵每次经过这里,都会下车点上一支烟、敬上一个军礼,寄托哀思。
某边防连守卫着一个山口要塞,是距团机关最偏远的连队,一年四季人迹罕至。每当有人员车辆经过营门口,官兵都会自发列队致意。该连陈连长说,这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彰显着边防官兵“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人民请放心”的使命情怀。
某边防连前哨班,驻守在海拔5100多米的雪线之上。那里只有3名战士执勤,平时很少见到外面的人。每次有人到前哨班慰问,他们便早早在哨所前列队。看到他们质朴而憨厚的笑容,每一个到访该点位的人都感动不已,情不自禁和战士们紧紧相拥。
在高原待久了,人的记忆力会减退,反应也没有在山下那么灵敏。边防官兵一个个看起来都腼腆而害羞,每个到访者都会被他们阳光般的笑容所治愈。山上信号微弱,手机常常无法使用,信息的匮乏反而让这里少了几分喧嚣和浮躁,多了几分从容与沉静。官兵们说,大家无需语言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懂得彼此的想法,这是一种战友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巡逻官兵攀登冰山雪线。
生命与使命
阿里高原是喀喇昆仑、冈底斯、喜马拉雅三大山脉的交会处,每个方向上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在这里,没有珠穆朗玛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却有着“山连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雄伟壮阔,每一个有战士的地方,都充盈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情斗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执着坚守。
山路上,某边防团指挥通信连上士旦增群培和战友正在巡线。这一趟任务,他们已经连续跋涉5天,每天星辰作伴、风餐露宿。
旦增群培是个“老边防”,防区通信线路、监控点位都刻在他脑子里。一次任务,他连续7天在野外巡逻,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化雪而饮;雪山架线,他和战友9人一组,扛起数百公斤的电缆爬上海拔5700多米的山顶;他的家就在山下县城,因为肩负任务,儿子出生15天后,他才赶回家与妻儿团聚……
此刻站在这个线路接点,他和战友顶着风雪开始检修。这是他记忆中第23次登上这个点位,最难的一次,他们在齐腰深的雪中跋涉。但每次线路畅通后,听到电话那端战友亲切地说道,“谢谢班长,您辛苦了”,旦增群培的内心便会感到温暖和满足,所有疲倦瞬间消散。
从边防连通往某山口是一段艰险山路,一面是随时滚落山石的峭壁,一面是百米深的悬崖。每次巡逻通过这段路,都是干部和党员走在前面,用手拽着马尾往前踱步。有时军马都吓得止步不前,这时他们就会留下一人看守战马,其他人继续前进。
战士们给这条路起名“绝望坡”,后来改为“好汉坡”,如今连队将其命名为“英雄坡”。在连队官兵眼中,每次到这里巡逻,都是一次青春路上的冲锋。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斗志更高”,这是一代代阿里军民共同奋斗拼搏出来的品格。新时代最可爱的战士,就在这里,脚踏着山河大地,仰望着无垠星空,将青春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战士在哨楼执勤。
逐梦情怀
某边防连对面的山坡上,官兵用石子摆出铮铮誓言:“守边防就是守国防,守高山就是守江山。”
有一首歌《高高的阿里军人》,官兵们人人会唱爱唱。老兵说,只有在阿里守得够久,才能听懂这首歌的味道——
“那么蓝的天/那么高的山/那么傻的你/你在哪里/你在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寒无所谓/缺氧不在意/满怀豪情走天涯/一片丹心献祖国/黑黑的你/傻傻的你/我知道你痴心不悔/我知道你坚定不移……”一名边防连长说,这首歌唱出了阿里军人的心声。
在阿里高原,每一个边防哨所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老兵说,这些名字是壮美山河的“写照”,是军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更表达着官兵们对强国强军的期待与祝愿。
秋迪俭革拉哨所后山上,一面镌刻在石头上的“党旗”屹立山顶,让每个经过这里的人都会驻足仰望。那是在4年前,某边防连军士哨长张俊翔在哨楼执勤时蓦然发现,山顶侧面一块耸峙的岩石,很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于是,他和战友们一起商量,在岩石上绘制一面党旗,寓意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忠诚守防。
他们从团机关申请了几十公斤红油漆,在山石上精心描绘党旗,还给这座山起名“党旗山”。一茬茬连队官兵接续维护、整修,让这面鲜艳的旗帜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映红了整个山坡。
如今,每逢官兵轮换上山、机关派人到连队蹲点,都会首先来到党旗山下,仰望旗帜,回望初心,宣誓忠诚。还有不少兄弟单位官兵慕名前来参观,自觉接受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不知不觉间,“党旗山”也成为阿里高原的精神高地、信仰高地。
父子团聚。
揣在胸口的爱
边防军人既有铮铮铁骨,更有绵绵柔情,他们肩上担着戍边重任,心里也装着儿女情长。
过去,阿里没有通民航飞机,官兵休假只能搭乘部队卡车或者乘坐地方长途客车,再转乘火车或者飞机。从连队到家,通常要辗转多种交通工具,每次返乡探亲在路上耗时较多。
札达县武装部谌副部长,先后在边防部队任排长、连长、教导员等职,因在巡逻时受伤,先后做了两次颈椎固定手术。他的妻子在重庆老家独自抚养孩子、照料老人,所有家庭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谌副部长掏出装在胸前口袋里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全家福,另一张是不满6岁女儿的近照。他摩挲着照片喃喃自语:“快一年没回家了。”语气中满是思念与愧疚。
按照新规定,军人一年内可以分次休假,多一点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他坚持每年只休一次假:“阿里太远了,回去一趟时间都花在路上……部队任务重,我在这里心里踏实。”
义与利、忠与孝、家与国,每个人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往往最能考验党性和觉悟。每当面对进退走留、得失取舍这样的“选择题”时,驻守阿里高原的边防军人总会毫不犹豫做出选择,给出一个令人敬佩的答案。这,也是他们血脉中流淌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的生动诠释。
军嫂到连队探亲。
一次阿里行,一生阿里情。对于阿里边防军人来说,这里有着刻骨铭心的使命情怀;对于军嫂来说,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愫。
不久前,某边防连张连长的妻子王晓静,带着5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来队探亲。连队官兵手捧洁白的哈达列队迎接,这是这对夫妻结婚多年来第一次在高原团聚。
从河北石家庄到西藏普兰,王晓静带着孩子辗转换乘多种交通工具,跨越近5000公里路程。到了营区,2个孩子高原反应不太明显,王晓静却时常感觉头痛,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张连长经常带队外出巡逻,王晓静就带着2个孩子在宿舍收拾整理,一家人真正团聚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这次探亲,对于王晓静来说很有意义。“我真正感受到了边防的遥远和艰苦。”她动情地说,“边防军人在这么艰苦的高原守防,我理解了他的不易。以后我把孩子教育好、把老人照顾好,让他安心守防,少为家庭琐事分心……”
这些年,边防连队的基础条件改善了不少,每个连队都建起了临时来队家属住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处处透着温馨,每到暑假和春节假期,都会有不少家属带着孩子来到边防,为这冰冷的边关注入浓浓亲情。军嫂的理解与宽容,更加激发了边防官兵卫国戍边的激情与动力。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雪域高原上漫长的边防线,是由战士的脚步丈量出的。
通往海拔5800多米玛拉山口的道路,全是砂石路,巡逻车只能行至山脚,还要借助绳索攀爬一段陡峭的山崖才能最终到达点位。某边防连官兵每周都要往返这条路巡逻。
登上山顶,官兵们又一次描红山体上的“中国”两个大字。他们说,每每看到这两个字,内心就充满了底气,“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当“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句话在内心迸发,每个人都像浇铸了钢筋铁骨一般屹立于雪山之巅。
杨连长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经历过登顶的艰辛,才能体会到站立山峰的喜悦。站在山顶,通过望远镜眺望远方,壮丽山河尽收眼底,想起肩头的责任,澎湃的激情和热血一阵阵灼烫着胸口。
支普齐,藏语意为“在那遥远的地方”。从狮泉河到这里要翻越数座达坂,陡坡、“搓板路”更是数不清,部队的卡车从团部到连队至少要走三四天,有时遇上恶劣天气,卡车就会连续多日被困在山上动弹不得。因此老兵们早就养成了“上下山必定自带背囊”的习惯。
几年前,某边防连鲁指导员军校毕业分配到这里,下连时,从团部到连队的路,他和战友走了5天。到了连队下车一看,官兵住的还是“帐篷营房”,他心想:“这真是当兵当到了天边边。”
连队老兵说,以前这里只是季节性哨所。官兵骑马进山巡逻,一趟就要走好几天,吃干粮、啃冰块,屁股都磨出了“茧子”,但大家始终怀着“宁可边疆埋忠骨,不丢祖国一寸土”的豪情,如同一根永不生锈的钢钎牢牢“钉”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前几年,地方政府修通了柏油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连队门前。为了安全起见,团里要求中途还要在另外一个边防连借住一宿。
那天,连队组织“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许多老兵讲起自己的奋斗经历,内心都充满豪情,讲到动情处流下激动的泪水。年轻战士纷纷表态,一定要接过老一辈戍边军人的精神火炬,守好这片精神高原。
每位新到边防的官兵就是这样一茬一茬地被感染着,一代一代地传承着,矢志不渝“铆”在祖国长长的边防线上。
风雪中,那一尊尊英武坚定的迷彩背影,犹如一座座耸立山巅的界碑,令人肃然起敬,更令人昂然奋起。
(摄影:刘晓东)